说起来高亿管理王诗槐,常看老影视剧的人大概率有印象。他是那种戏好人不红的老演员,演了一百多部戏,像《华罗庚》《大染房》这些,当年播出时观众都夸演得真高亿管理,角色往那一站,就自带股劲儿。不过现在提起他,更多人聊的不是他的戏,而是他那个41岁的儿子,还有他心里那两个解不开的结——对前妻的不原谅,和盼着儿子成家的心愿。
其实圈里像他这样,事业顺风顺水却被家庭琐事绊住的演员不少。就说张国立吧,儿子张默当年出事后,他也是推了不少戏,一门心思帮儿子处理后续,父爱这东西,有时候真能让硬汉变软。但王诗槐的情况更特殊些,他儿子王海平(后来改名叫王奕丁)不是犯了错,是身体和智力受了影响,这担子一挑就是几十年。
要讲清楚这事儿,得先说说孩子怎么变成这样的。现在看王海平,一米八三的个子,长得也精神,不熟悉的人根本看不出异常。可这背后藏着好几段糟心事。他刚出生那会儿,王诗槐和前妻张晓明都忙着拍戏,把孩子送回合肥老家让老人带。有次孩子感冒发烧,老人没太当回事,等夫妻俩赶回去时,已经转成肺炎,昏迷在医院了。
展开剩余78%张晓明当时在排话剧,陪了两天就回上海了,王诗槐守了10天,最后被剧组催着走,是含泪离开的。后来孩子虽然救回来了,却落下支气管哮喘,没过几年又查出癫痫病,智力也受了影响。你想啊,哪个父母遇到这种事不心疼?可这心疼里,慢慢就掺了别的东西。
王诗槐和张晓明是上戏同学,当年好得很。排练小品时认识的,张晓明比他大3岁,看着有点土气,王诗槐却觉得她实在。有次演出,张晓明穿单薄连衣裙站在寒风里,王诗槐赶紧把军大衣脱给她披上,就这么定了情。毕业时一个回合肥,一个留上海,张晓明顶着父母压力没分手,说“就认定你了”,后来王诗槐调到上影厂,俩人在8平米的房子里结了婚,那会儿多甜啊。
可日子久了,矛盾就冒出来了。王诗槐想让张晓明少拍戏,多顾顾家,张晓明不愿意,她考学演戏,不是为了当家庭主妇的。孩子病了之后,这矛盾就炸了锅。张晓明怪他把孩子送回老家,王诗槐怨她不专心照顾孩子,你一句我一句高亿管理,感情慢慢就磨没了。1994年张晓明提离婚,王诗槐一开始不同意,可她铁了心,搬去单位宿舍,最后1995年还是离了。
到现在,王诗槐提起前妻还是忍不住叹气。他说不原谅,倒不是记恨她走了,是气她对孩子不管不问。离婚后张晓明再婚生子,很少来看儿子,有次孩子拿着苹果在门口等妈妈,说要给她吃大的,王诗槐抱着孩子直掉眼泪。其实外人看,有人觉得张晓明自私,也有人说她是被压力压垮了——照顾生病的孩子太磨人,尤其那会儿两人都在事业上升期,换谁都可能撑不住。但对王诗槐来说,妻子的“临阵脱逃”,成了他心里一道疤。
好在后来他遇到了王筠,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。王筠是他高中同学,初恋呢。当年毕业后断了联系,王筠去了日本,也经历过感情挫折。1996年两人在火车上偶遇,王诗槐跟她讲了家里的事,王筠听哭了。后来王筠从日本回来,问他:“你一个人又拍戏又带孩子,咋扛得住?没想过再找个人搭伙?”王诗槐叹口气:“谁愿意接这个烂摊子啊,我怕孩子受委屈。”结果王筠说:“我愿意。”
这段感情挺让人感慨的。王筠不仅嫁过来,还主动说想再生个孩子,“将来我们老了,孩子能帮着照顾海平”。1998年女儿出生后,王筠干脆不工作了,专心在家照顾两个孩子。对继子王海平,她是真上心,陪他做康复、练钢琴,孩子烦了冲她发脾气,她也不恼。有次采访里王诗槐说:“我这后半辈子,多亏了她。”
这些年,王诗槐为了给儿子攒钱、治病,60岁了还在接戏,《你是我的荣耀》《听说你喜欢我》里都有他的身影,戏约比好多年轻演员还多。有人劝他歇歇,他总说:“我多挣点,海平将来日子能好过点。”他最大的心愿,就是儿子能结婚。医生说海平不是先天残疾,找个后天有残疾的姑娘,生健康宝宝的概率很大,就算找个正常姑娘,他也保证全家把人家当亲闺女疼。
可这心愿实现起来不容易。2018年托人介绍过正常女孩,人家看照片觉得还行,一听孩子有癫痫、智力受影响,都摇头。后来降低标准找残疾女孩,可海平和王诗槐都有自己的想法,挑来挑去,这事儿就拖到了现在。2025年,王诗槐68岁,海平41岁,这心愿还悬着。
其实细想,王诗槐的故事里藏着太多普通人的影子。婚姻里的无奈,为人父母的牵挂,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妥协。他不原谅前妻,是因为那份“共患难”的期待落了空;他拼了命拍戏,是想给儿子铺条稳当点的路。就像很多父母一样,自己受多少苦都没关系,就盼着孩子能有个着落,哪怕只是成个家,有个人知冷知热。
说起来,生活这东西从来不公平,有人顺风顺水,有人就得背着担子往前走。王诗槐扛了几十年,靠的或许就是那点父爱,还有对“圆满”的一点点执念。至于那心愿能不能实现,谁也说不准,但这份心,大概就是为人父母最真实的模样吧。
发布于:河南省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